当前位置: > 育儿早教 >

厦门为破解入园难 预每年新建20所以上公办园

时间:2015-12-31 19:51来源: 作者: 点击:
学前教育是近年来最受市民关注的一大热点。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公办园仅72所,占各类园总数的13.8%,缺口巨大,户籍人口中还有半数以上的适龄儿童读不了公办幼儿园。
  厦门公办园仅72所,占各类园总数的13.8%,市政协委员建议建设提速

  今年起每年建20所以上公办园

  本期议题

  学前教育是近年来最受市民关注的一大热点。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公办园仅72所,占各类园总数的13.8%,缺口巨大,户籍人口中还有半数以上的适龄儿童读不了公办幼儿园。

  两会期间,民盟厦门市委、致公党厦门市委均提交了发展学前教育的相关提案,对发展学前教育建言献策。厦门市应如何发展学前教育?就此话题,本报邀请了多位政协委员、教育界人士展开讨论。

  委员提案

  加快公办园建设速度应翻番

  今年两会,“学前教育”备受关注,被不少政协委员写进了提案中。其中,民盟厦门市委在多方调研后,提交了《发展我市学前教育的若干建议》的提案;致公党厦门市委也上呈了一份《给力学前教育,切实缓解我市幼儿入园难》的提案。

  民盟厦门市委认为,发展学前教育,应加大投入,适度扩大公办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加强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镇(街)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举办非营利性社区幼儿园,对这些幼儿园在用地、建设和生均公用经费方面,比照公办园的标准予以支持。

  此外,在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上,民盟厦门市委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应建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专项资金,对经市、区统一组织评估,新达到合格园以上标准的,按照不同级别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就读民办合格 (及以上标准)幼儿园的本市户籍幼儿,给予相当于所在区公办园生均经费的财政补贴。

  对于发展学前教育,致公党厦门市委提案建议厦门市应加快公办园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修改每年新建10所的建设目标,从2011年开始,厦门市每年应新建20所以上公办园,到2015年幼儿就读公办园比例达到60%,到2020年达到80%以上。

  此外,致公党厦门市委还建议,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幼儿园教师编制、生源、培训等问题,有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此外,对于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可借鉴天津市的 “阳光乐园”做法。在湖里、同安、集美、翔安、海沧等外来人员集中的区域建设一批“阳光乐园”。

  记者调查

  学前教育存在“三大短板”

  公办园稀缺仅约3成儿童能上公办园

  致公党厦门市委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公办园仅72所,占各类园总数的13.8%,缺口巨大,户籍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能上公办幼儿园的也只是30%—40%,连一半都不到。学前教育发展最好的思明区仅有50%的常住户口孩子能上公办园,湖里区则只有30%。民办园两极化全市“黑园”有近200家

  贵的上不起,价格低的,很多质量又没保障,这是不少幼儿家长对民办园的第一印象。民盟厦门市委调查发现,目前民办园办学存在三大状态:一是合格园收费过高;二是不合格园数量多,存在安全卫生隐患,“黑园”大量存在。截至2009年,厦门市正式批办的民办幼儿园有280家,在园幼儿43182人。另外,还有近200所无证办学的幼儿园(俗称“黑园”),在园幼儿约1.5万人。此外,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办学水平较低,不少幼儿园甚至没有配备符合资质的教师和保育员。农村幼教水平低村办园只有“看管”功能

  在调研中,民盟厦门市委发现,目前厦门市农村幼儿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发展状况堪忧。据调查,目前农村幼儿教育以村办园(即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为主,这些村办园办学体制不明,既不算公办又不属民办,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没有明确的编制标准,基本处于“以生养师”的状态,大部分农村幼儿园起到的只不过是“看管”功能。

  而另一个困扰农村幼儿教育的则是教师待遇问题。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主体仍是村聘教师,其来源杂乱,学历层次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嘉宾议事

  朱奖怀:对民办园,政府购买服务是方向

  发展学前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拼命盖很多公办园。如今,许多民办园也办得很好,本着教育公平化的原则,我个人认为,学前教育如果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对公办投入、对民办扶持要有个公平的标准。比如说前期的基本建设部分由公办民办自己处理,但在招学生进行学前教育这一环节,如果办学条件一样,公办民办的生均贴补应基本相当;而民办园的收费标准也应与公办园基本相当,除非民办园提供更多特殊的服务。

  对于民办园,该扶持的要扶持,该淘汰的要淘汰。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黑园应逐步淘汰。而对于办学条件合格的民办园,政府购买服务将是一种方向,目前湖里区已开始实行。所谓政府购买服务,就是政府出资向有资质的、合格的、符合条件的民办园购买教育服务,即让民办园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公办园孩子一样的待遇。

  王诺:加大公办园建设规模和速度

  我认为,发展学前教育,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大公办园建设规模和速度,大幅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从厦门的情况看,目前公办园数量为72所,所占比例为13.8%,按《规划》建议,每年10所的速度,到2020年公办园为172所以上,不考虑人口和幼儿园总数的增加,这个比例也仅仅占幼儿园总数的33%左右,要达到60%以上的幼儿都读公办园还是有一定难度,且按这个速度依然落实不了国务院“三年内有效缓解入园难”的要求。

  我建议应修改建设目标,从2011年开始,厦门每年新建20所以上公办园,到2015年幼儿就读公办园比例达到60%,到2020年达到80%以上。

  此外,我个人认为政府还应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幼儿园教师编制、生源、培训等问题,有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岛外各区几所条件较好的中心幼儿园可与岛内优质园分别结成合作办学的对子,由岛内优质园支持其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

  许十方:学前教育应靠“公办”保证

  公办园太少,需要发展;民办园太多,很多质量没保证,而一些质量好的又太贵上不起,民办园也要发展。在发展学前教育上,应先处理好公办园民办园同步发展的这一矛盾。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把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寄托在把公益性的公办园搞大、把民办园也搞大的决策上,两者都要办好办大难度很大。

  我个人认为,发展学前教育,公办园一定要扩大比例,加快建设速度,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应靠公办园来保证。而民办园的建设,可以更多元一些,比如现在一些贵族式的幼儿园也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民众在公办园有保证的情况下,由于民办园有特色,他们选择了民办园。

  谭南周:“十年义务教育”先解决三大问题

  厦门市政府提出将试行“十年义务教育”,这是大好事,对发展学前教育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个人认为,厦门市试行十年义务教育,必须先解决好法律、投入以及师资这三大问题。

  首先是法律问题。所谓“义务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免费教育,而是强制性的免费教育,政府必须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和政策,此外家长必须依法送孩子进校学习。厦门有立法权,在法律上,厦门市能否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关的地方立法。法律问题没解决,我个人认为目前提“免费教育”会更妥当些。

  其次是投入问题。政府应加大投入,公办园数量不够的话,应加快公办园的建设速度,同时向民办园购买服务。

  再次是师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按照幼儿园生师比,现有的幼儿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如果将来推行十年义务教育,缺口更大。不仅是数量问题,质量问题更大,目前民办园的很多教师不合格,师资问题亟待解决。

  议见·立场

  双管齐下 破解入园难

  入园难问题,全国瞩目。公办园少,民办园办学两极化,农村幼儿教育水平低,可以说,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很多。

  入园难,其实是入公办园难。公办园少,但要一口气建出很多公办园,一下子满足普通老百姓入公办园的需求,这并不现实。加大投入建设公办园,这是前提,是大方向。但在发展学前教育上,我们还可以双管齐下,政府向合格的民办园购买服务也是一种方向。

  目前在厦门,民办园很多,这是负担也是一笔资源。如市政协委员和相关教育界人士所提,政府可向有资质的、办学条件合格的民办园购买教育服务,督促民办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向公办园看齐,让民办园的孩子在学费和教育质量上享受到和“公办园”一样的待遇。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